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突破減重瓶頸期」。
減重總是剛開始的時候效果最快。但是隨著體重下降,我們會開始覺得速度愈來愈慢,常常在1-2個月後,正式進入停滯期,發現體重計的指針都聞風不動。
通常這就表示,基礎代謝率跟著體重減輕也一起下降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其實有人作過研究,最好突破瓶頸的方式就是「大吃一頓」 (真的假的)。
解禁餐-增加基礎代謝率
吃一頓大餐 (也稱為解禁餐),其實是為了要欺騙身體,讓身體增加基礎代謝率。
但是,解禁餐要吃哪些東西,可以吃多少呢?
有一篇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 (IJOO)的研究是這樣的:有10位身型差不多的女性加入這項研究,她們的基礎代謝率大概都是1800大卡左右。
這個實驗是請她們每天吃2400大卡的食物,連續3天,看看基礎代謝率會不會上升?
licensed by wladimir1804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bit24 at Adobe Stock
高澱粉組竟然會增加基礎代謝率
這2400大卡的食物,其實是有設計過的。
有一組的5位分到的是適量蛋白質,再加上高油脂與低澱粉的食物;另外一組的5位分到的是適量蛋白質,再加上高澱粉與低油脂的食物。看看哪一組的基礎代謝率會上升?
結果一定是出人意料之外,才有爆雷的意義。結果竟然是
(1)高澱粉的那一組,每日的基礎代謝率會增加7%左右,約130大卡
(2)高油脂的那一組,基礎代謝率和原來一樣

licensed by penyushkin at Adobe Stock
所以結論是該衝澱粉了嗎,且慢…。
多吃了600大卡 (2400-1800=600),雖然基礎代謝率會增加,幫忙消耗130大卡,可是還有470大卡 (600-130=470)。
每天都470大卡的話,過了半個月,1公斤的肥肉就出現了。別急…還有另一個實驗
肝醣與脂肪的關係
肝醣和脂肪的關係,之前的文章就有講到,點我複習一下。
另一個實驗是先讓受試者節食運動3天,把肝醣都消耗乾淨。
第4天開始每天吃5000大卡的澱粉,還要連續7天喔,不吃也不行。而且,受試者不能運動,只能靠基礎代謝像是呼吸與消化等消耗熱量,其實跟餵豬差不多。
餵豬期後的2天,再進行節衣縮食。其實是個蠻整人的實驗。
licensed by VectorMine at Adobe Stock

卡路里與基礎代謝率的關係
我們用一張圖來解釋實驗的結果 (綠色線段代表攝取的卡路里,紅色線段代表基礎代謝率)
第1-3天:節食運動,消耗肝醣
第4-10天:可以看到代表基礎代謝率的紅色線段呈階梯狀上升。也就是說,身體會增加基礎代謝率來應付多攝取的熱量。這個結論跟上一個實驗很像
第11-12天:這裡就是重點所在了。雖然再度節食,使基礎代謝率下降,但還是比第3天好。而這個結論,就是這個實驗的精華之處了
你要合成肝醣或新生脂肪呢?
接著我們再用另一張圖,來看看餵豬期7天內發生了什麼事
第1-3天:節食運動,消耗肝醣
第4天:餵豬期開始大吃澱粉,碳水化合物都補充到肝醣去了,沒有任何脂肪 (真好)
第5-7天:澱粉一半變成肝醣,一半變成脂肪 (果然出來跑,還是要還的!!)
第8-10天:當肝膅的容量滿載了之後,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完全」都變成皮下脂肪了,是不是很可怕

licensed by BillionPhotos.com at Adobe Stock
兩個實驗的結果
第二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如果肝醣的容量極低,那麼大吃一天就可以充飽70-80%的肝醣,而且這時完全不會有任何脂肪。但是連續兩天,就會開始累積皮下脂肪了。
相對的,如果平常沒什麼節制飲食或有運動的習慣,肝醣都處於高容量的狀況時,那就沒肝醣紅利了,直接紮紮實實變成皮下脂肪。
所以,綜合兩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澱粉雖然可以幫助增加一點基礎代謝率,但是多餘的熱量 (也就是第一個實驗的470大卡),就會根據身體內肝醣的容量,來決定這些熱量變成肝醣還是脂肪了。
如何「大吃一頓」來突破減重瓶頸期
所以,適度的「大吃一頓」可以促進代謝。控制好的話,並不會多長脂肪。但還是有一些守則的。
(1)攝取高碳水化合物,低油脂與高蛋白的食物。
(2)解禁餐吃完後肝醣的容量會滿載,體重的增加是因為肝醣的關係,不用害怕。
(3)解禁餐那天先運動,可以多消耗一些肝醣。這樣吃大餐的時候,即使多吃澱粉,也不容易長脂肪。記得要攝取高蛋白的食物,才可以多長一些肌肉,增加基礎代謝率
(4)解禁餐建議1週1-2次為限,如果整天都在吃大餐,就會變成餵豬期,結果你知道的。
(5)解禁餐的用意是享受美食,不是暴飲暴食,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是很重要的。

licensed by Wayhome Studio at Adobe Stock
我想了解更多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輕鬆減重又不復胖的方法嗎,可以閱讀「食以瘦減重法TM」一系列的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