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慢性肥厚性鼻炎與鼻瘜肉」。

「醫生,我常常鼻塞鼻子不舒服,別的診所說我有鼻瘜肉。」

「我鼻子流黃鼻涕很久了,又有鼻塞,是不是鼻瘜肉塞住了。」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下鼻甲

鼻瘜肉與下鼻甲是一般非耳鼻喉科醫師常常搞混的構造。

下鼻甲是正常的構造,每個人都有。

如果拿手電筒往鼻孔裡照,在外側看起來有一塊紅紅的,那就是下鼻甲。

有些人因為鼻子過敏或鼻中隔彎曲,造成下鼻甲比較肥厚,就容易把鼻道堵住,會常常覺得吸氣不順或時常鼻塞。

鼻瘜肉

鼻瘜肉就不是正常的構造了。

鼻瘜肉外觀上呈現灰白色,常常看起來呈現半透明。

鼻瘜肉是軟的,輕輕探觸時可稍微搖動,較大的鼻瘜肉會塞在整個鼻腔內,甚至從鼻孔掉出來。

鼻瘜肉通常與慢性鼻竇炎有關,推測可能與長期發炎後產生的細胞激素,進而刺激鼻黏膜產生鼻瘜肉。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DZMITRY PALUBIATKA at Adobe Stock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肥厚而造成長期鼻塞就稱為慢性肥厚性鼻炎。

一般建議先從非侵入性的治療來改善鼻塞的症狀,如使用去鼻充血劑或類固醇鼻噴劑。

控制好過敏性鼻炎,就可以減緩鼻黏膜的腫脹,來改善長期鼻塞的症狀。

但是如果使用一段時間都效果不好,或不想一直使用藥物控制的話,就可以考慮下鼻甲手術,來改善下鼻甲肥厚的問題。

下鼻甲手術

下鼻甲手術的方式有很多,最傳統的方法就是用手術器械將肥厚的下鼻甲部分切除。

但是因為下鼻甲血管豐富,所以切除後,必需要在鼻腔裡置放鼻填塞物止血,而且要住院觀察出血的狀況。

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有下鼻甲雷射手術的方式,除了可以將肥厚的下鼻甲燒灼之外,雷射的熱能還兼具止血的效果,這樣就省去了住院與鼻填塞物的麻煩。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鼻瘜肉的治療

鼻瘜肉的主要治療方式是類固醇鼻噴劑,建議長期使用,避免鼻瘜肉增生。

如果鼻噴劑效果不好,可以考慮使用手術切除。

因為鼻瘜肉大部分都與慢性鼻竇炎有關,所以通常會合併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來治療慢性鼻竇炎。

因為鼻瘜肉大部分長在中鼻道與篩竇附近,所以手術時經常需要將篩竇打開,將增生在附近的鼻瘜肉完全切除,這樣也能使鼻噴劑的藥物在手術後更容易進入此區域。

手術完後仍建議長時間使用類固醇鼻噴劑,以避免鼻瘜肉復發。

我想了解更多

想進一步了解鼻子其他的問題,可以到線上「鼻科」看診找答案喔。

https://drvincent.co/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