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眩暈症」
眩暈的症狀通常分為幾種
第一種是像坐船一樣,左右搖晃,覺得地面不大穩。
第二種是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或是在原地迴轉那樣天旋地轉的感覺。
第三種是眼前畫面整個變黑,像壞掉的電視那樣,通常會短暫時間喪失意識,或不醒人事。

licensed by Maridav at Adobe Stock
第三種症狀通常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因為心臟供血不穩定,而使腦部短暫缺血所引起的。
前二種的症狀,就與內耳的平衡神經有關。
昡暈有分成「中樞型」與「週邊型」兩類。
「中樞型」是指病灶在腦部,所以如果有感覺異常,手腳癱患,吞嚥困難、吃東西會漏等疑似腦中風的症狀,就要盡快到急診求診;
而「週邊型」是指病灶在內耳,所以也稱為內耳不平衡。
在耳鼻喉科的門診裡,有幾種「週邊型」的眩暈症比較常見。分別為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 (BPPV)、梅尼爾氏症與前庭神經炎,以下我們就來分別介紹喔。
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 (BPPV)
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 (BPPV)的症狀
就是俗稱的耳石脫落症,這個疾病的特徵為當頭部移動到某個位置時,會出現天旋地轉的症狀。
一般來說,在起床或躺下,在床上翻身,或往上注視某物體時會表現出來。
症狀通常只有幾秒鐘或持續到幾分鐘。
症狀一般會持續1-2週,少部份的情況會持續到1個月以上。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 (BPPV)的原因
一般認為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起因於後半規管的耳石脫位所導致。
耳石平常黏附在橢圓囊中,協助平衡功能運作。
當它脫落時,會掉進半規管中,隨著我們頭部的移動,而在半規管中滾動,就會刺激半規管而造成天旋地轉的症狀。
耳石脫落大部分是原因不明的,也有人是因為頭部撞到或振動,造成耳石掉落。
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 (BPPV)的治療
雖然症狀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自行恢復。
但是配合藥物治療與復位運動,可以縮短症狀持續的時間與之後復發的機會。
藥物治療以內耳鎮靜藥物為主。
再搭配可以自已在家作的復建運動,如Brandt-Daroff復位法,可以幫助耳石盡快歸位。
建議早晚作五次,作復建運動可能會造成眩暈很不舒服,閉著眼睛作通常會比較緩解。
如果暈得很厲害,就不要勉強,要量力而為喔。

licensed by Viktoria at Adobe Stock
梅尼爾氏症
梅尼爾氏症的症狀
梅尼爾氏症患者在眩暈發作的時候,通常會出現30分鐘以上的左右搖晃的感覺,有時候也會有天旋地轉的情況。
發作時可能會伴隨出現噁心、嘔吐,與平衡感稍差的情況。
在疾病的早期會影響低頻音的聽力而造成聽力損傷,但在發作過後又會恢復正常。在發作前可能會出現耳鳴或耳朵脹的情況。


梅尼爾氏症的病程
梅尼爾氏症的初期通常是單耳發作,但後來可能變成雙耳都會發作。
隨著疾病的進展,聽力損傷與耳鳴的症狀會變得愈來愈明顯,而且發作頻率可能會愈來愈頻繁。
梅尼爾氏症的治療
一般認為內耳的膜性迷路膨脹或內淋巴水腫是發病的潛在原因。
所以當內耳的液體穩定之後,症狀就會緩解。
在症狀急性期的時候,治療以內耳鎮靜藥物為主。
長期而言,使用血管擴張劑促進血液循環、利尿劑來排掉內耳水腫的水份、避免咖啡因及高鹽份的飲食,可以減作症狀發作的次數。

licensed by PATTARAWIT at Adobe Stock
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的症狀
突然開始天旋地轉般的眩暈,每次都持續很久,甚至會到幾個小時,而且已經持續好幾天都不停。
這種情況,可能是前庭神經炎的發作。


licensed by designua at Adobe Stock
前庭神經的功能
前庭神經掌管平衡的功能。
我們的平衡,除了內耳之外,還必需靠眼睛、大腦與小腦一起合作才行。
當前庭神經發炎,會不斷發出刺激的訊號,此時眼睛也會跟著錯亂。
所以在眩暈時會看到東西一直在晃動,而產生持續性天旋地轉的感覺,甚至連走路都很困難。
前庭神經炎的原因
一般認為是前庭神經受到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的感染,導致前庭神經發炎。
有些人可能先前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這樣就更增加前庭神經炎的可能性。

licensed by rob3000 at Adobe Stock
前庭神經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會以抗暈眩藥物為主,暫時性壓制混亂的前庭神經訊號,減輕症狀。
也建議盡量開始搭配可以在家作的復健運動,如 Cawthorne-Cooksey復建運動,讓平衡神經盡快恢復功能的功能。
這個復建運動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做到不暈之後,再進行第二階段。
建議每天作三次,一次至少五分鐘。
作復建運動如果暈得很厲害,記得不要勉強,要量力而為喔。
我想進一步了解
想進一步了解耳朵其他的問題,可以到線上「耳科」看診找答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