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聲音沙啞」
「醫生,我最近好像「燒聲」了,一個多禮拜了還沒好,喉嚨會不會長什麼東西啊?」
「我最近聲音都好低沉,講話都要特別用力」
「昨天講話還好好的,今天怎麼突然沒聲音了」
如果有以上這些症狀,你的聲帶可能在抗議了,可能是聲帶有發炎,或產生了某些病變。
licensed by DimaBerlin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VectorMine at Adobe Stock
聲音是如何發出來的
我們先來了解聲音是如何發出來的。
我們的喉嚨,有兩片薄薄白色的構造作為氣管的開口,稱為「聲帶」。
當我們講話或唱歌時,聲帶周圍的肌肉用力,讓聲帶彼此靠近緊繃,就像樂器上上緊的弦一樣。
這時,氣流從氣管往上到咽喉,經過聲帶時 (好比撥弦一樣,只不過不用手),聲帶就會規律地振動而發出聲音了。
聲音沙啞-急性聲帶炎
聲帶是上呼吸道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有感冒病毒跑起來,像是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等,聲帶也可能會受到影響,造成急性聲帶炎,而使聲音沙啞。
病毒感染要靠本身的免疫系統慢慢恢復,但可以使用一些藥物緩解症狀,比如服用止咳藥,可以減少因為聲帶發炎後,又咳嗽造成反覆摩擦聲帶;
服用鼻炎藥來改善鼻涕倒流,以免分泌物卡在聲帶,而想要去清喉嚨,造成聲帶受傷。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聲音沙啞-聲帶結節
有一些職業性音聲使用者 (像是老師,或是電話客服等),常常過度使用聲音,造成聲帶上皮層反覆的摩擦而開始增厚,進一步造成聲音沙啞。
聲帶的反覆摩擦可能會造成局部增厚,從鼻咽內視鏡檢查,常常會發現在聲帶前1/3處,也就是聲門關閉時,聲帶受力最大的位置,最容易出現增厚,而形成聲帶結節。
結節剛開始比較軟,之後反覆摩擦,就會進一步纖維化而變硬。比較軟的結節還有機會以保守治療恢復,如果效果不好,可能就要考慮以手術切除了。
聲音沙啞-聲帶瘜肉
如果聲帶發炎只局限在聲帶的某個區域的表淺面,組織腫脹往呼吸道脫垂出來的話,就容易變成聲帶瘜肉。
聲帶瘜肉通常以保守治療的效果不好,一般都建議手術切除。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聲音沙啞時,很多人因為工作上的需要,都希望有特效藥,讓聲音快速恢復。
但其實治療聲音沙啞,最需要的是時間和休息。此外,有許多嗓音的問題,都是來自聲音使用不當。因此,需要耐心調整發聲的習慣。
聲音沙啞-保守治療的方式
(1)禁聲:通常急性聲帶發炎時少說話,甚至完全禁聲,讓聲帶好好休息,對音聲創傷特別有效。一般建議至少讓聲音完全休息3天,之後再慢慢恢復正常講話,急性聲帶炎的症狀就會慢慢緩解。但因為這段期間溝通不方便,有許多人還是會「清喉嚨」或「用氣音說話」,這些動作反而會讓聲帶肌肉緊繃,比說話更傷聲帶,所以要避免這種習慣喔。
(2)多喝水:聲帶如果處於脫水狀態,可能會增加振動時的摩擦力,讓聲帶更容易受傷。因此,建議少量多次喝水,讓聲帶經保持在濕潤的狀態。
(3)藥物:如果遇到比較嚴重的聲音沙啞,又需要短時間內用到聲音的話,可以考慮短期口服類固醇藥物,幫助聲帶消腫。口服類固醇藥物不適合長期服用,因為會有水牛肩或月亮臉等副作用,而且聲帶如果已經有出血情形,也不能使用。所以要請醫師仔細評估喔。


licensed by rumruay at Adobe Stock
聲音沙啞如果有以下狀況,需要特別留意
(1)聲音沙啞超過1週都還沒改善:如果聲帶結節較大或瘜肉等,靠藥物治療與禁聲的改善有限,需要用鼻咽內視鏡進一步確定病灶。
(2)咳血或吞嚥困難:急性聲帶炎通常不會有這些症狀,此時要先排除是否有長腫瘤,特別是有抽菸喝酒的族群。
(3)頸部腫塊:咽喉腫瘤不一定剛開始就有聲音沙啞等明顯的症狀,反而是以轉移到頸部,造成淋巴結腫脹為表現。所以,如果有這個症狀,要提早就醫喔。
我想了解更多
想進一步了解喉部其他的問題,可以到線上「喉科」看診找答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