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運動治療」。
少吃多動,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減重觀念。如果你有看完之前的文章,那就會知道這個觀念其實不見得是正確的。
少吃的部份在之前已經解釋過了,不僅會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也會拔河拔輸飢餓感,甚至復胖超過原來的體重。
多動的部分還有一些需要解釋一下,因為運動有分為有氧運動與高強度間歇性運動 (HIIT)。

licensed by Ivelin Radkov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lioputra at Adobe Stock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雖然是有用的,但是效率會愈來愈差。
有個研究找了30幾個體重過重的年輕人,讓他們每週有氧運動5次,每次1小時,採用正常飲食。10個月後,每個人平均少了4.5公斤。
有氧運動以慢跑為例好了,理論上,慢跑1小時可以消耗500大卡的熱量,1週5次的話大概是2500大卡,1個月就是10000大卡。
差不多每消耗7700卡就會瘦1公斤,所以1個月大概是瘦1.3公斤,10個月應該就是13公斤。可以看到理論與實際有不小的差距,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能量儲存的方式–肝醣與脂肪
先來講解一下我們身體的能量儲存的方式,分為二種方式,一種是肝醣,另一種是體脂肪。
平常我們吃東西時,消化吸收最後成為血液中的糖分,會先成為肝醣儲存起來,肝醣容量存滿了之後,剩下的才會變成脂肪。
肝醣就像一般的充電電池一樣,容量比較小,大概在800-2000大卡左右,因人而異。脂肪就像超大型行動電源一樣,容量是…嗯,看你能胖到什麼程度。隨著有氧運動強度的不同,燃燒肝醣與脂肪的比例也不同。而且,人體無法在有氧的時候只燃燒體脂肪。
licensed by VectorMine at Adobe Stock

VO2 max
所謂VO2 max是指在運動時,我們身體每分鐘能消耗利用的最大氧氣量。
這張圖告訴我們,隨著有氧運動強度的增加 (往右邊走),體脂肪消耗得愈少,碳水化合物 (肌肉或肝臟裡的肝醣)消耗得愈多。
人體的肝醣其實存量並不多,所以如果有氧運動把肝醣消耗完的話怎麼辦呢?身體不但不會燃燒脂肪,反而會把肌肉分解成碳水化合物,進行糖質新生 (gluconeogenesis),取代燃燒肝醣。這樣反而會燃燒肌肉,讓基礎代謝率下降。
少吃多動的結果
如果是少吃多動的傳統觀念,比如節食加上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情況。
因為節食本來就會造成肝醣儲存不足,再加上劇烈有氧運動的話。就會如上所述,肌肉量愈來愈少,脂肪也不見得燃燒那麼多,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體脂率降不來,減少的體重其實都是寶貴的肌肉啊。
所以在低糖飲食時,不建議從事高強度的有氧運動。
licensed by bsd studio at Adobe Stock
licensed by ann131313.a at Adobe Stock
如果要燃燒體脂肪,該作什麼運動呢?答案是高強度間歇性運動 (HIIT)
(1)高強度間歇式運動 (HIIT):短時間消耗大量熱量的無氧運動,除了能達到鍛練肌力的效果之外,還會順帶無氧運動之後的後燃效應,這是指在身體休息在修復肌肉時,也同時需要消耗熱量。 (聽起來是不是很棒呢?)
(2)肌力訓練:減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肌肉流失,藉由肌力訓練可以保留肌肉,維持基礎代謝率。
(3)快走:低強度有氧運動以燃燒脂肪為主,但是因為強度不高,所以相對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所以成功的減脂策略應該是:利用飲食減脂,再搭配合適的運動來維持肌肉量,這樣減少的體重幾乎都是體脂肪。
如果作完運動沒有特別餓,可以不吃東西,或是補充蛋白質就好。
如果運動量比較大,作完運動飢餓感增加,除了補充蛋白質外,可以適量地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剛好可以補充運動時所消耗的肝醣。
但是一般大約200大卡就好,因為肝醣如果滿載了,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就會轉變成脂肪堆積在身體裡了。
我想了解更多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輕鬆減重又不復胖的方法嗎,可以閱讀「食以瘦減重法TM」一系列的文章喔。